复地明日之城,从建成开始将以公共场地的属性永久保留,为城市焕新散发艺术能量。现有规划中,公园在未来将会有大片人工湖,提升社区的宜居度与品质感。两大展馆,临湖而建,湖体形态的规划让整个生活展馆的最佳观景界面置于建筑身后,前场的设计将有极大难度抗衡后场大面湖景带来的直观震撼。
2 t; _9 h0 R+ P$ J3 Q8 @9 r' q3 S8 k景观利用场地环境带来的优渥资源,建议让展馆成为湖景的一部分,从而消除割裂感,同时匹配建筑体量。景观提出扩大湖面范围,将湖水“引入”展示区,水景包裹建筑让场地更具整体感,摈弃繁杂的节点设置,以更宏观的角度将场地视作一个景观节点。建筑更像湖中的巨型雕塑,融入景观,成为隔绝世事的艺术象征,引导视觉聚焦、吸引人群的参与。
- f3 H% ^& l; k0 N p: {" p& @: \
t A0 V4 u+ Y( t, g
. Y J% I0 c$ h- D! O
总平面图
! q2 d, T$ i1 E+ I- z
* T1 Q% u7 }; V3 H3 p+ n
周围环境$ v' C$ I- N$ ?( R, A4 I
$ T/ [4 ]" |* r景观策略——“扩大”湖体- K* y5 n2 {' u. N
: S& f0 V9 y7 y3 G4 b# o$ @
复地明日之城,从建成开始将以公共场地的属性永久保留,为城市焕新散发艺术能量。现有规划中,公园在未来将会有大片人工湖,提升社区的宜居度与品质感。两大展馆,临湖而建,湖体形态的规划让整个生活展馆的最佳观景界面置于建筑身后,前场的设计将有极大难度抗衡后场大面湖景带来的直观震撼。
. @" m3 }6 i5 Q1 h! k
1 w2 ^, H9 E* e- w
景观利用场地环境带来的优渥资源,建议让展馆成为湖景的一部分,从而消除割裂感,同时匹配建筑体量。景观提出扩大湖面范围,将湖水“引入”展示区,水景包裹建筑让场地更具整体感,摈弃繁杂的节点设置,以更宏观的角度将场地视作一个景观节点。建筑更像湖中的巨型雕塑,融入景观,成为隔绝世事的艺术象征,引导视觉聚焦、吸引人群的参与。4 h8 D& L0 O- y3 R/ ]
, y2 d, K* n; l* ^3 D9 P# `+ h建筑以“云海”涓涌作为灵感来源塑造形态,飘逸的流动感加之庞大的体量极具张力,自带观赏性,为场地赋予恢弘气势与艺术氛围。将建筑看做景观的核心部分,联动其轻盈的设计语汇,创造一个建筑景观互融的艺术载体。& o' B7 v/ F# q: B- ~
. \' M' a& c! z3 u
y$ w1 _! m8 }, v景观围绕建筑勾勒城市艺术的美好画卷,以整体的眼光看待这个场地。环绕的线型与动线布局体现向心感,聚焦建筑的优雅体态,用覆地感强的打造方式,更好的将展馆献给城市与城市中更多的人。- M: j, G7 e! |% l! M$ ~
3 x3 v f5 s; ^
! n1 c1 G: |% [$ ?% D, o+ w
大地艺术手法构建入口展示面,延展的线型引导顺应参观动线的方向,使艺术与功能合二为一,极具张力与灵动感。行走中观察,入口随视觉的移动不断变换形态,趣味横生。夜幕时分,水幕与星空灯增加感官的触动,为艺术赋予些许浪漫的氛围。
. e: b3 o# R( b4 |+ A0 z
' j r' R4 b& J" M9 b% @. e$ @
/ D) h0 s. ^2 d6 Q3 ?$ u
. c9 A& a' F: i- ~
5 p/ ]9 {: Y! T; a! n7 Y) j
前场区域对边界的处理恰到好处,入口门头延伸出抬升的跌水水景,将高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。从外向内看,水杉林地层层向上堆坡呈现聚合感,越过跌水看到恢弘的建筑如风卷云涌;从内向外看,跌水水景屏蔽场地外视线远处的各种干扰制造领域感,保留与近处市政道的连通性,表现克制与包容。
( `, }# _% Z: ~ ~) p
' a+ g& r' M3 A
, s" {) I: N+ |! D2 @, o
/ Y& w; i t4 x
' o& F# w; f: C6 q' u- d1 H: Y* H
后场空间,依然保持布局的整体性,线性随水景从前场漫延至此,汇聚成水中山川,对望明月。水中下沉会客厅,将高出水面的部分弱化,尽量贴合水面,仿佛湖中的飘荡的一片叶子,体现出轻盈的体态。用极具现代的手法结合意象的艺术形式体现诗意的情愫,引导参与者通过场景,延展遐想。
3 F1 z$ R# Z3 h, l
1 M. Z7 m0 w, Z4 h O
) z4 Q" y1 `8 C' F0 X. B
2 i( B0 \6 v: d! D7 l, s8 z
项目名称 | 复地明日之城示范区 | 项目地址 |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| 项目单位/联系方式 | 游客,隐藏的内容**可见 | | 景观面积:11000.0㎡ |
|